九月十日,馬雲退休

馬雲今日退休,「十八羅漢」何在?

划重點:

1995年替浙江省交通廳到美國討債時,馬雲第一次見到網際網路,對計算機技術一竅不通的他,感覺「這東西將來可能有戲。」淘寶賣家指責馬雲失信,違背淘寶3年免費的承諾;但對馬雲來說,流量被收割后,是早晚要變現的。馬雲退休了,但留給阿里巴巴管理團隊的挑戰一點不比和eBay大戰時少。

15681201539021.jpg

 

2019年9月10日,是中國的教師節,同時也是馬雲55歲的生日。在這一天,馬雲將會交出中國最大電商平台的權杖——正式卸任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。

遠離阿里巴巴的權力中心后,馬雲並不會去過天天太極拳的閑雲野鶴日子,用他的話說,自己還年輕,沒折騰夠呢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愛折騰是馬雲的做事風格,毫不誇張地說,阿里巴巴能從20年前的微若塵埃,成長為市值超過4600億美元的商業巨獸,既離不開中國經濟崛起的供養,也和他帶領團隊不斷折騰、不怕折騰有關。

被馬雲甩在身後的7300天,充滿了折騰、奇迹、爭議和挑戰。馬雲「退休」倒計時

杭州青年美國討債

1995年秋天,美國西雅圖濕漉漉的街頭,出現了一名小個子的中國青年。

他此行既不是來留學或旅遊,也不是來考察合作項目,而是替浙江省交通廳討債(按吳曉波著作的說法)。他叫馬雲,4年後會創辦一家叫阿里巴巴的電子商務公司,但在1995年,馬雲未必能說清網際網路和蜘蛛網、漁網的區別。受浙江省交通廳委託上美國追債,不過是馬云為了完成一筆單子,好拿到傭金。

當時的馬雲已經給人留下不怕折騰的印象:高考三次才考上杭州師範學院英語教育專業,畢業後進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做英語老師,很快又不屑於在三尺講台終老,於是成立杭州第一家外文翻譯社,專接外貿單子。翻譯社沒賺到什麼錢,馬雲倒是把自己折騰出了「杭州英語最棒」的名聲,然後被浙江省交通廳委託到美國討債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15681201546426.jpg

杭州師範學院時期的馬雲(後排左一)圖片/杭州師範大學

這筆單子最後並沒有做成,但上帝給馬雲關上一扇窗的同時,又向他打開了一道通往網際網路世界的大門。

在朋友家中,馬雲第一次見到了網際網路,第一次體驗到它的魅力。在朋友的幫助下,馬雲嘗試將翻譯社做成網頁並上傳到網際網路,3個小時后收到5封來自美國、德國和日本的E-mail,老外們非常驚訝一個中國人居然也能上網,都好奇地要求和他談談。

對網際網路技術一竅不通的馬雲突然醍醐灌頂,「(網際網路)這東西將來可能有戲。」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回到中國后,馬雲興緻勃勃地把一幫好朋友請到家中,鄭重其事地告訴他們,他要創辦一家和internet有關的企業。但網際網路進入中國還是一年以後的事,和普通人有關聯還要再等4年,當時很多中國人對電腦長什麼樣都沒有見過,更不用說看不見、摸不著的網際網路,所以馬雲講了半天,沒有一個人能聽懂。

但馬雲決心已定,辭去英語教師的公職,湊了兩萬元辦起了「中國黃頁」,賺錢的方式是翻譯社在美國的翻版:企業支付一定費用后,在中國黃頁這個平台上,通過網際網路接觸到全世界的客戶。

結果,大家都不認同馬雲的故事,認為他是個騙子。

接下來發生的事婦孺皆知:中國黃頁項目失敗,馬雲帶領團隊北上,為外經貿部製作網頁謀生,生意很不順利,和團隊跑到長城合影后,再次南下,1999年在杭州城郊湖畔花園小區自己的家中成立阿里巴巴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這一次,馬雲折騰成功。

阿里何以成先驅,8848何以成先烈?

1999年的中國,阿里巴巴不是唯一的電子商務公司,當時還有一家叫8848的公司。和阿里巴巴做B2B的商業模式不同,8848做的是B2C,也就是網路百貨商場,和今天的噹噹網、京東的主要商業模式如出一轍。

8848的創始人王俊濤和馬雲都喜歡宏大的敘事角度,馬雲要讓阿里巴巴進入全球前十名網站行列,王俊濤則夢想達到電子商務界的珠穆朗瑪峰高度。

兩個人都野心勃勃。

兩家公司的結局卻是天淵之別,8848早已化為歷史的塵埃,阿里巴巴卻成為商業傳奇。

決定兩家公司不同命運走向的,是兩個創始人實現野心的方式。

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的數據,1999年整個中國的網民數量不超過400萬,聯網的計算機僅有146萬台,全部是電話撥號上網用戶。對絕大多數網民來說,網際網路的作用主要是收發郵件、瀏覽信息,至於網購,想都沒人去想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總之,1999年中國的電子商務市場就是一片貧瘠薄弱的土壤。

這種情況下,400萬網民根本支撐不起8848的網路百貨式的B2C商業模式。而且,8848還有一個致命的弱點,它要和發展正如火如荼的線下百貨商超正面硬剛。王俊濤不知道,B2C的商業模式只有在大量網民接受市場教育也就是至少4年以後,才能落地鋪開。

馬雲沒有像王俊濤那樣,複製亞馬遜的B2C商業模式,畢竟美國1999年有1億網民,而中國只有400萬。這時,以前失敗的折騰教訓幫助了馬雲。在給外經貿部做官網的過程中,馬雲了解到,由於1998年金融危機席捲東南亞,國內大量做出口的中小企業庫存高企,正為尋找訂單心急火燎,備受煎熬。

這種情況下,給小老闆們一點火星,他們都會爭相撲過去,基本不需要市場教育。

於是,馬雲沒有到400萬網民中淘金,而是轉向中小企業主,讓他們通過阿里巴巴對接全球訂單。同時,阿里巴巴非常接地氣兒地將門檻定得很低,不管是中小企業還是小商小販,都可以通過它將貨賣到全球。

15681201554540.jpg

馬雲在推廣中國黃頁

這種B2B的商業模式顯然比8848追尋的亞馬遜式的商業模式更容易站穩腳跟,生存下去。據說,蔡崇信就是在杭州西湖的小船上聽了馬雲這一通分析,才放棄了數十萬年薪的工作,加盟阿里巴巴,而且月薪只要500元人民幣。

馬雲用同樣的方法,在北京用6分鐘時間說服軟銀孫正義投資了阿里巴巴3000萬美元(後來出於公司控制權的考慮,馬雲主動要求將3000萬美元降至2000萬美元)。

蔡崇信的加盟和孫正義的投資,被視為阿里巴巴發展史上的兩個關鍵節點,也成為馬雲傳奇人生的兩大高峰,後來被追隨者們煲製成雞湯在網際網路四處分發。

雞湯的煲制者們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,職業經理人和風險投資機構都是經濟學上的理性人,是精確於利益計算的投資動物,這個物種的特點是理性到冷血,基本上不會被所謂的個人魅力打動。能打動他們的,一定是創業項目本身的商業價值,創始人的個人魅力和素質不過是實現商業價值的保障。

蔡崇信和孫正義押注馬雲,主要是認同他的看法:中國首先是一個製造大國,其次才是消費大國,所以阿里巴巴為中小企業尋找貿易夥伴的B2B模式,比公司直接賣貨給個人的B2C更易成功。

後來的結果證實了照搬美國亞馬遜的B2C模式行不通,王俊濤的8848儘管在1999年起步時就拿到6000萬美元的風險投資,遠超馬雲的阿里巴巴,但發展並不順利,8848上市后迫於壓力,不得不把自己包裝成「B2B」公司,最終導致大潰敗,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史長河中一朵轉瞬即逝的浪花。

也就是從那時起,國內電商市場的競爭法則被無形中確定下來:誰的打法更接地氣兒,誰才有可能成為最終的贏家。

杭州師範學院畢業生與哈佛大學畢業生的對決

在馬雲掌舵阿里巴巴的二十年裡,歷經大小商戰數十次,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和eBay的戰爭。

易趣網最初由哈佛大學商學院學生邵亦波和譚海音創辦,創業的想法緣於邵亦波在哈佛就讀時,將500美元買來的電視機,通過eBay以550美元的價格賣了出去。這件事對他觸動很大,回國后複製了eBay的C2C(個人對個人)商業模式,創辦了易趣網,並在2002年在中國佔據超過90%的市場,業績亮麗奪目。

由於商業模式相同,加上eBay急於拓展中國市場,於是在2002年,收購易趣網33%的股份,正式進軍中國市場。

eBay總裁惠特曼女士同樣畢業於哈佛大學商學院,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的發展前景憧憬美好,認為未來10到15年,中國將成為eBay在全球的最大市場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