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撐起港劇一片天,如今卻不被看好,TVB「沒落」了嗎?

以至於觀眾每隔一段時間追劇,再度看到高海寧,難免會說上一句「怎麼又是她」。

 

演員出現斷層,早在九十年代末已經出現。但真正意義上的斷層,出現在「五生五花」時代。

 

人才流失,劇本出現「滑鐵盧」

 

在港劇的製作體系中,毫無疑問監製是擁有最大權力的。但即便是金牌監製,想要打磨出好劇本,也離不開金牌編劇的優秀加持。

 

 

在港劇發展的道路上,以戚其義與周旭明這對最佳拍檔最為優秀。兩人合作共同打造的《金枝》三部曲,《飛女正傳》等劇集,都是非常出色的存在。

 

可隨著製作團隊的相關人才流失,劇本情況也出現了「滑鐵盧」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以電視劇《家好月圓》、《巾幗梟雄》為例子,這些經典作品分別由金牌監製劉家豪、李添勝打造,但編劇團隊總有一個熟悉的名字,張華標。

 

 

無論是《巾幗梟雄》系列還是《溏心風暴》系列,編劇一欄都有張華標的存在。為TVB效力三十餘年的張華標,還曾擔任過《射鵰三部曲》的編劇工作。

 

張華標可以說是非常出色的金牌編劇。

 

但隨著他的離開,影視作品劇本開始出現「滑鐵盧」。在後來TVB製作的《巾幗梟雄》系列第三輯《諜血長天》,編劇一欄並沒有出現張華標的名字。

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堪稱「翻車現場」的《諜血長天》與前兩部作品的收視與口碑,大相徑庭。

 

由此可見,人才的流失意味著劇本有不穩定性。製作部相關人才流失,也導致了電視劇出現斷層現象。

 

港劇變得「不好看」?‍

 

港劇變得「不好看」,是很多喜歡追看港劇的觀眾,對如今港劇的印象。TVB曾經的劇本那麼優秀,為何如今卻回不到從前了?

 

 

現如今的港劇,沒有以前那麼好看,除了前面說到的演員與人才流失外,還跟如今的製作模式有關。

 

同類型的劇情與人物塑造,在港劇的內容走向中,呈現出了一種「固態」的氛圍。

 

近年來的港劇,往往都出現了套路化,一看到劇情某個情節點,觀眾就能夠預計到劇情後續發展,沒有太多的新鮮感與神秘感,唯獨懸疑劇讓觀眾擁有構思的空間,去揣測幕後反派到底是誰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在一檔採訪節目中,TVB資深老戲骨李國麟就曾透露,如今的劇本出現了公式化、套路化。由於公司沒有給予編劇們充足的時間,在有限的時間內需要「交足劇本功課」。

 

 

沒有經驗和親身經歷的編劇們,就只能交「公式化」的功課。

 

現如今的港劇,在主角和配角的塑造上,沒有大量的劇情穿插線作為角色交集。再加上編劇著重刻畫主角,導致主角戲份重,配角戲份不多。

 

港劇變得不好看,「劇本」是重要的原因之一。

 

以經典劇《洛神》和《義海豪情》的故事構造與鋪排來看,主線與輔線的劇情層次分明,編劇們善用各種細節來調動主角與配角的相關互動,強關聯的元素造就主角與配角同樣出彩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 

可如今的港劇,卻缺少了這類內容。

 

再加上演員重複性較多,劇情不夠緊湊,容易導致注水的情況出現。但是,並非所有的港劇都這樣。

 

身為編劇、編審的羅佩清,有份參與《金宵大廈》、《降魔的2.0》的製作。走奇幻風的羅佩清,在構建奇幻港劇的道路上,能做到不注水,貼地氣,甚至在人物塑造的設定上過於出彩,能夠讓觀眾不齣戲。

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高分佳作的頻出,證明了這位編劇的功力相當深厚。

 

港劇真的變得不好看了嗎?這個說法不夠全面。從2020年播出的TVB港劇來看,難免有低分的作品出現,但看似小成本的電視劇,口碑與流量的雙豐收,意味著TVB電視劇,在電視圈仍佔有一席位置。

 

港劇整體形勢‍

 

隨著時代的發展,港劇早已不是單純的電視劇,它更是代表時代發展的重要元素。從整體的形式來看,港劇顯然呈現出了一種衰落的姿勢。

 

在很多人眼中,沒有競爭的TVB有「一家獨大」之嫌,以至於港劇出現了停滯不前,固步自封的既視感。可實際上,隨著亞洲電視的離開與重啟,其他電視台也相應崛起,都與TVB形成競爭關係。

 

 

有競爭對手,意味著只有進步,才能夠不被淘汰。

 

也因此無線電視在港劇發展的道路上,也沒有選擇原地踏步,而是在轉型與升級上逐步發展,即便轉型很難,但無線電視仍然在邁步向前走。

 

無論何時何地,作為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長的TVB,仍然是觀眾心目中的「意難忘」。這,是不變的事實。

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上一頁

2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