兩兒子都不養娘,母親行乞,臨終時將傳家寶送外人

返回廟時,看到一隻小野猴正拿著那個神偶玩耍,剛想喝斥,這小野猴突然渾身哆嗦起來,吱吱亂叫,似是頗冷,李茂才微駭,杵在原地不動。

果如所料,少傾,這小野猴又棄了神偶,幾步奔出廟門,抓了一把雪往身上擦,齜牙咧嘴,猴面跟那腚子一般紅。

李茂才訝道,「真是怪哉,連這猴子也染上了冰火毒哩,」想起自己身世,悶悶不樂。

野猴折騰良久,也回了廟,打算拿回那個神偶,李茂才眼疾手利,把神偶裝入包裹,野猴不敢上前,眼巴巴地盯著李茂才。

天寒地凍,大抵這畜生失了群,才獨自跑到這山神廟裡,李茂才又拿出些乾糧,沖野猴示意,拋到跟前,野猴小心翼翼撿起,嗅了嗅,放在嘴裡大嚼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瞅瞅天色不早,李茂才下山,來到渡口,踏上渡船,誰知那野猴崽子竟跟了上來,也要上船,李茂才想,罷了,罷了,就帶上它吧。船家不依,最後李茂才交了雙份的錢,船家才同意搭猴一程。

到了對岸,李茂才怕身染冰火毒之事,被人知道又要排擠,以是翻山越嶺,連跨幾個縣郡,最後來到東郡,此處郡民沒有聽過什麼冰火毒,李茂才放心下來,在一商埠做了挑夫。

不覺春暖花開,過了半年,山野結了果實,這猴兒每天山上嬉戲快活,這日下工,李茂才回到雜院,猴兒蹦跳著來到跟前,握著幾枚火通通的果子,狀似山杏,異香撲鼻,李茂才剛吃了一個,旁邊一人瞧見,也來相討,李茂才分他一枚,這人吃了兩口,忽捂了肚腹,少傾上吐下瀉。

原來,這野果有毒,無論人獸都不敢摘食,本地人喚其為龍鱗果,說此物為龍的逆鱗,觸碰到就會遭厄,幸得那人吃得少,若是貪嘴再食一口,保不準連腸子都屙出來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可偏偏李茂才和這猴兒吃得甚歡,不懼毒果。

又過一月,李茂才驚覺體內的冰火毒,竟然不再犯了。

左思右想,恍然大悟,該是食了這龍鱗果的原故,以毒攻毒,將冰火毒解了。細細瞧那猴兒,也沒有再次犯病,不禁大喜,抱了野猴道:「此事多賴猴哥哩。」原來,山中野獸多有自醫之能,若是缺了什麼,便會在山野中尋了吃掉,受了外傷,還會嚼些藥草敷在傷口上。那猴兒染了冰火毒,滿山遍野尋找解藥,幸得這東郡生長異果,解了此毒,猴兒但覺龍鱗果好吃,便每日摘了捎給李茂才,一併連李茂才的病也醫好了。

他人因為未染冰火毒,食了龍鱗果,便有燒腸爛肚之險。

李茂才乃是有心之人,當下辭工,摘了許多野果制醬,回到監郡,給那患病之人服用,短則七日,長則十月,都祛了這富貴之病,李茂才也因此大富,區區百日,賺得萬兩白銀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忽地一驚,這所賺數目,竟與那日行乞老嫗所說一致,心中感嘆道:「若非老人家贈我傳家之寶,我也不會與猴兒邂逅,更不可能知曉東郡特產的龍鱗果,竟能解冰火之毒,做夢也不會料到,竟能掙得萬兩白銀,我李茂才倘無舊廟奇遇,仍似喪家之犬,奔走勞累。誰曾想,老人家臨終時那些話都是真的,可惜命薄,兩兒又如此不孝,錯失萬兩巨資,可謂空守金山不自知矣。」於是去山神廟,將老嫗屍骨挖出,另覓寶地,重新安葬,又修葺廟宇,煥然一新。

(故事完)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上一頁

2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