終身自立!65歲夫妻不敢退休「每天5點半清潔校園」叫苦連連 「不敢指望兒子」:我也想休息

「我媽雖然沒有明說,但我知道她一直以來的理想就是當老師。」在上海某網際網路大廠工作的嚴小北出身大陸頂尖名校,在她看來,媽媽此次再就業,源於自己的「洗腦」。「我就一直跟她說『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做有意義的事』,她就是被我給『卷』到了。」

嚴敏今年53歲,每月有2000元左右的養老金,退休前在一家礦業公司工作。「那時候聽父母的話,礦業公司穩定清閒,所以一做就是好幾十年。」嚴敏說。前幾年由於公司效益愈發不好,嚴敏選擇了內退。

人到中年,煩惱也多。「我媽前幾年會因為家庭的波折、瑣事而煩心,我一直希望她能轉移注意力。」於是嚴小北開始鼓勵媽媽再就業。「她這輩子最大的遺憾,就是當初沒有考師範。」嚴小北深知媽媽內心的理想,鼓勵嚴敏將求職方向轉向教育行業。「我知道她可以,她特別會帶小孩。」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 

事實也確實如此。憑藉退休前在教育機構兼職的經驗,以及耐心負責的性格和充滿親和力的形象,嚴敏的面試過程非常順利,最終入職一家午托班當老師。「我當時還有別家午托班的offer,一個離家要走10分鐘的路,一個走5分鐘,我選了近的。」嚴敏說。

嚴敏是午托班裡年紀最大的老師,其他同事大部分是20歲出頭剛畢業的小年輕。但嚴敏反而因為工作能力突出,工作量比其他年輕人更多。「暑假的時候,其他年輕老師都放假休息了,就我一個老師要帶21個孩子,每天工作從早上8點到晚上7點半。」

「孩子們都挺喜歡我、尊敬我,我也喜歡他們。現在這份工作,更像是我真正的事業。」嚴敏笑著說。雖然收入並不高,但嚴敏對於眼下的工作狀態十分滿意。

在與許多60後再就業老人交流的過程中發現,與過去人們印象中「只是找事情打發時間」不同,他們對待工作,甚至比一些年輕人更拼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 

 

示意圖片來源:東森財經新聞

 

在與女兒度過了8天時光後,9月19日清晨,陳玲偷偷將女兒塞給自己的麵包禮品卡留在了出租屋桌上,離開北京,獨自坐上高鐵回到老家。在此之前,她與女兒已經一年未見,而這也是陳玲再就業的一年多來,第一次向上面請長假。

「現在的工作一個月有兩天可以休息,但我基本都不休。」陳玲說,「當時我和主管請假,對方就說『陳姐你一直工作也沒休息,趕快去北京看孩子吧』。」

「感覺比之前上班的時候壓力還大。」陳玲曾是一名國企員工,勤勤懇懇工作了31年,於2019年正式退休,去年入職了一家線下電器商城做銷售。由於之前從未接觸過銷售工作,又特別想做好,一開始內心十分忐忑。「我總覺得如果沒賣出去,都不好意思拿底薪,感覺自己對這份工作沒盡到責任。」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沒有系統培訓,就上網自學;沒有人指導,就主動觀察別人。陳玲告訴記者,由於一開始擔心自己講解不好,她就將在網路上收集到的產品信息整理成文檔,列印成小冊子,有客戶上門時,就把小冊子分發給客戶進行講解。最終,經過半個月努力,陳玲賣出了第一份產品。

「現在我的工作環境不錯,和同事們聊得來,老闆也很好,又有成就感。」陳玲說,對於這份工作,自己心懷感恩。

但由於疫情這幾年給線下銷售帶來了衝擊,偶爾她也會萌生出其他想法。「我幾次想『另謀出路』,但老闆對我很好,總覺得難為情、虧欠。而且現在市面上的崗位大部分只招48歲以下的,再找工作恐怕也不簡單,希望國家能給我們中老年人更多一些機會!」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示意圖來源:騰訊視頻

 

「我們這代人,必須有終身自立的想法」

在大部分年輕一代的眼中,對於父母再就業的態度,多是支持與心疼交織。

對於陳玲這次再就業,女兒非常支持,希望媽媽可以藉此實現從工作到退休的平穩過渡。「媽媽從來都是工作非常認真的人,之前在自己的崗位也做得很出色,是我從小到大的榜樣。她退休後突然閒下來,一時沒了價值感來源,很不習慣。現在她重新找到平衡,又多了一些新體驗,我很為她高興。」但同時女兒也很心疼媽媽:「我內心是不希望她太辛苦的。」

面對因為現實因素而不得不就業的父母,孩子們也深知他們背後的不易。「爸爸雖然沒有直說,但我知道,他再找工作,是為了減輕我買房的經濟負擔。」一位和父母一起在上海打拚的年輕人告訴記者。何智勇的兒子則總是鼓勵父母:「我跟爸媽說了,不要聽閑話,咱們勞動賺錢,不丟人。」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而在這些退休再就業的中老年人群看來,重返職場的意義,不僅僅在於經濟價值,更在於其勞動自立的含義。

「我們這代人,尤其是只有一個孩子的,必須有終身自立的想法。如果把養老壓力都給孩子的話,那麼孩子的工作、生活怎麼辦?所以就算錢不多,也是自立。」嚴敏說。

 

參考來源:今日頭條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上一頁

2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