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暑健脾 白扁豆的藥用

解暑健脾 白扁豆的藥用

 

白扁豆,又名扁豆,原產於印度、印度尼西亞等地,在漢、晉時期引入我國。甘,微溫。歸脾、胃經。我國的白扁豆種植主要依靠人工種植,主產區於安徽、湖南、陝西等地。在上世紀90年代末期之前,種植白扁豆的農戶還是以蔬果自用為主,進入21世紀以後,它的藥用價值逐步受到人們的認可,藥用白扁豆的需求增長迅速,現在包括廣東、哈爾濱、成都等全國各地都有種植。

15283591374910.jpg

 

關於白扁豆的文字記載,最早見於南朝齊梁間陶弘景著的《名醫別錄》。明李時珍著的《本草綱目》說:"扁豆調肝和胃,清暑祛濕,止瀉。《名醫別錄》中記載扁豆和中下氣,可升清降濁,調肝和胃的功效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白扁豆的主要成分是澱粉。據文獻記載其中含有的植物血細胞凝集素具有是噁心腫瘤發生凝集、促進淋巴細胞轉化、增強免疫力的能力。白扁豆中的多糖可使SOD,GSH-PX等活力提高,增強機體的抗氧化力。白扁豆可對痢疾、SK病毒、鐮刀霉等具有抑制作用,此外白扁豆還有提高機體造血功能,提高白細胞數,降血糖,降膽固醇等作用。

中醫認為,該葯,消暑化濕、和中健脾,利尿。

功能主治:健脾化濕,和中消暑。用於脾胃虛弱,食欲不振,大便溏瀉,白帶過多,暑濕吐瀉,胸悶腹脹。炒白扁豆健脾化濕。用於脾虛泄瀉,白帶過多。

 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