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離糖 高血壓的罪魁禍首

遊離糖 高血壓的罪魁禍首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血壓高的人,往往會被要求少吃鹽。可是有的人每天按時吃降壓藥,飲食清淡,這樣做幾個月下來,血壓卻控制得不盡如人意。問題可能在於,他們忽視了另一種白色晶體 - 糖。為什麽高血壓不僅要少吃鹽,還得少吃糖呢?遊離糖 高血壓的隱形推手

 

製造食品時的添加糖,確實是導致高血壓的罪魁禍首。添加糖包括白砂糖、紅糖、冰糖、果葡糖漿,加上天然存在於蜂蜜、果汁的糖分,這些糖又被稱為「遊離糖」。與米飯、面條裏含有的澱粉不同,遊離糖裏的果糖成分,尤其是果葡糖漿,是升高血壓的主謀。過量的果糖攝入,會使心跳加快,血管收縮,再加上體內的水和鈉排泄減少,增加了血管裏的容量,血壓自然就會升高。

另一方面,糖進入身體後,還可引起肥胖、糖尿病、高尿酸血症、高血脂等疾病。這些疾病常常誘發或加重高血壓,以及其它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發展。因此,高血壓患者要尤其注意減少糖的攝入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小心食物中的隱形糖

世界衛生組織建議,不論是否有血壓問題,都應該盡量少攝入遊離糖。最基本的,要將遊離糖攝入量減少到攝入總能量的10%

以內。每天攝入添加糖不超過50g,最好控制在25g

以下。然而,減少糖分攝入,並不是只要不吃糖和甜食就可以了。大部分人不知道的是,各種遊離糖,尤其是果葡糖漿,已在食品行業廣泛應用。

遊離糖,隱藏在各種飲料、麵包、餅乾、糖果、雪糕之中,也潛伏在各種家常菜品比如紅燒肉、番茄炒蛋、涼拌菜裏。如果高血壓患者對此類食物毫無節制,控制好血壓可能並非易事。對於加工食品,在食品包裝上的營養成分表裏,通常能找到食物的含糖量。比如一瓶500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