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為之後,沉默已久的馬雲終於出手了.....

剛剛,杭州傳來大消息:馬雲的阿里人工智慧取得重大突破,攻克心血管識別,比傳統提速百倍!目前,該成果已被國際頂級醫學影像會議MICCAI 2019提前接收。

 

為了開發人工智慧,阿里用了數十萬個CT血管造影樣本訓練神經網路,直到它構建了一個判別式冠脈追蹤模型。

 

有了這個模型,阿里AI無需人工交互,僅用0.5秒就能從CT影像中識別出單根冠脈血管,找出完整冠脈樹則不超過20秒,相比以前老辦法方法效率提升近百倍。

看看下面這張圖:阿里AI在0.5秒內全自動提取的單根心臟冠脈,醫生可從重建的影像上快速發現病灶。右上為血管上的軟斑塊,右下為鈣化斑塊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消息出來后,醫學界一片嘩然:要知道,心血管疾病是世界上致死率最高的人類疾病。要診斷冠心病,就必須從CT血管造影中,準確識別出提心臟血管。

但由於心臟冠脈形狀複雜,血管又特別細小,識別出整根血管難度係數極高,往往消耗大量時間,導致診療效率很低。

現在,有了阿里AI醫療的輔助,醫生進行心血管疾病診斷的效率將大大提高 ,AI輔助醫生進行心血管疾病診斷的未來近在咫尺,更多的心血管病人將得到救助。

是的,你沒看錯,在人工智慧面前,醫生這個職業,將面臨一次巨大的挑戰。以前我們都說,醫生越老越值錢。現在,以前靠時間、靠經驗積累的診斷經驗,分分鐘被人工智慧降維打擊!

 

攻克心血管識別,僅僅是阿里人工智慧的牛刀小試。

現在,阿里已經分別與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、第二醫院,以及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這三家醫院開展合作,攜手向更強、更高、更便利的AI醫療進軍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可別小看阿里合作的三家醫院。在中國兵器排行榜上,它分別位列排行榜的第5,第32和第47位。

醫療行業需要什麼,人工智慧就解決什麼。醫生、病人、醫院,這是醫療三個重點,馬雲都要用分工智能技術來破解其痛點:

與浙大一附院合作:開發人工智慧醫生,主要作為專業醫生助手發揮作用,力爭十年內將減輕醫生一半工作量。 

 

與浙大附二院合作:研製人工智慧「虛擬病人」,醫護人員可以用這個「虛擬病人」來練手,提高醫術。

 

與上海新華醫院合作:利用大數據、雲平台、全流程移動支付等,打造「智慧醫院」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阿里人工智慧已經在醫療領域搞得風生水起。馬雲吹過的牛:「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,讓天下沒有瞧不上病的病人;醫院不改變,我們就改變醫院」,正在變成現實。

1、在診斷方面:人工智慧將擔任「診斷專家」,提高診斷準確率,為醫生治療提供決策參考!

以往只能通過醫生的肉眼去看X光、CT、超聲、MR等影像,才能給患者給出診斷結論,現在人工智慧能夠更快、更準確地識別醫學圖像。

比如,除了識別心血管,阿里人工智慧還創造了肺結節檢測技術:機器自動讀取病人CT序列,直接輸出檢測到的肺結節,進而識別出惡性腫瘤的先兆,打破了國際AI檢測肺結節準確度的世界紀錄。

換句話說,人工智慧可以準確地檢測醫生看不到的所有細節,分析出圖像中的疾病跡象,降低誤診的風險,從而降低病人死亡的風險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

下一頁

1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