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為之後,沉默已久的馬雲終於出手了.....

2、在治療方面,人工智慧將擔任「虛擬醫生」,協助醫生查驗處方, 幫助醫生提高醫術,乃至最終取代醫生。

馬雲正在加快研發人工智慧醫生和「虛擬病人」。人工智慧醫生主要作為專業醫生助手發揮作用,而人工智慧「虛擬病人」則可以為醫護人員提供練手的對象,幫助他們提高醫術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可以想象,在不遠的將來,我們去醫院診斷,一系列流程都將是「自助操作」,只需AI做出判斷以後,再找醫生核對下是否有誤就行了。

醫生的主要工作就是定時檢查機器是否出問題,以及看患者的身體狀況是否出現異常。

3、在醫院管理方面,大數據、雲平台、全流程移動支付等開始進入醫療領域,正在帶來顛覆性的巨變!

現在,全國已有近400家大中型醫院紛紛加入馬雲的「未來醫院」,覆蓋全國90%省份。我們通過支付寶,就能享受掛號、繳費、查報告,B超取號、手機問醫生等全流程服務,沒有排隊、看病方便,讓就診時間縮短了一半。

這才僅僅是開始。今後,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技術進步,你只要在自己家裡搖一搖手機,就可定位到自己家周圍最適合自己病情的醫院和醫療商場,根據距離遠近、醫院的好評、差評再來進行選擇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隨著第三方支付的成熟,看病可以按照病種付費,並實行「先診療后付費」,「先治病再給錢」。比如,現在馬雲的芝麻信用分650以上的,就免除了所有排隊付費環節。也就是說,在醫院安心看病,不用支付,回家再說。

隨著信用體系的建立,醫生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也將接受病人的評價,點開APP就可以看到醫院、診所、醫生的口碑分值,進而讓「亂收費」、「亂診斷」等現象煙消雲散!

馬雲說過的那個預言要實現了:我們想乾的就是如何讓人更健康,如何讓人更快樂。藉助人工智慧、大數據等技術,未來應該是醫生越來越閑、醫院越來越少、藥廠也越來越少,但病人卻越來越健康和滿意。

華為之後,馬雲也吹響了技術創新的集結號。這一次,傳統醫院即將掀起一場自我大洗牌。我們最熟悉的醫院將發生巨變!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在我們為馬雲的智慧醫院喝彩時,別忘了一件事:當醫生和醫學教授都由機器人來代替時,醫護人員或將遭遇大量淘汰!從這個意義上講,智慧醫院,其實也就等於無人醫院。

先進的信息技術+創新的商業模式,正在讓中國發生巨變!水可載舟,也可覆舟,科技也是如此。

我們不需要迴避:人工智慧很大程度上,就是對人本身的替代。在這一個個智能的背後,不僅代表著產業的重大變革,同時也預示著我們更多的人未來或將無工可打。

我們不需要迴避:在越來越多的領域,人工智慧正在快速超越人類。這也意味著,大批的翻譯、記者、收銀員、助理、保安、司機、交易員、客服……都可能在不遠的未來,失去自己原來的工作。

請聽聽任正非的警世危言吧。5月26日,任正非在接受央視專訪時,對人工智慧這場革命的恐懼性,苦口婆心地進行了提示: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這個世界最終要走向人工智慧,未來二三十年,人類一定爆發一場巨大的革命,這個革命的恐怖性,人人都看到了,特別是美國看得最清楚,所以特朗普要打壓華為。

 

如果不重視教育,實際上我們會重返貧窮的。你可以參觀一下我們的生產線,20秒鐘一部手機從無到有,基本上沒有什麼人。未來我們幾百條上千條的生產線完全是自動化的,如果我們的人的文化素質不夠,做工人的機會都不存在。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請記住:從今天起,人工智慧+醫療科學不再是科幻小說,不再是閱讀理解,不再是新聞標題,不再是試管中蕩漾的液體和雙螺旋體中孱弱的靈魂,而是實實在在的宿命。

面對人工智慧,最可怕的是:時代已經不是那個時代,人還是那個人。即使,我們改變不了科技的進程,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,以及我們下一代的知識結構。

有學者分析,面對步步逼近的人工智慧,你有三個選擇:

1、要麼積累財富,成為資本大鱷

2、積累名氣,成為獨特個體

3、積累知識,成為更高深技術的掌握者

新的時代已經漸行漸近,我們必須要努力與時間賽跑,積極提升自我,才能趕上時代的潮流,趕上人類社會的變化!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

上一頁

2/2

廣告-請繼續往下閱讀